最近,苯甲醛车间完成重点检修任务后,部分人员被分离出来由陈雪峰带领,支援纤维车间生产建设。
陈雪峰在家排行老二,所以大家都唤他陈二队长。陈队长总是满脸笑容,做事敢为人先,爱动脑筋。这不才到纤维车间第三天,就碰到了“拦路虎”。前纺开车产生的废丝占用了近50只丝桶,而前纺生产的冻胶丝,必须先落在盛丝桶内,再拖到后紡加工。为服务生产,杨总立刻通知陈二,立即腾出20只盛丝桶供生产线使用。在王春雷助理的协调下,上千斤的丝桶被送至废丝库,可丝桶里的丝乱成一团,上面还裹着厚厚的一层油。陈二一把摘下手套,伸手抓住一把丝往废丝堆拉,一边说:“上,丝上白油跟菜油差不多,用纸一擦就好了。”不一会儿,鞋子踩着油了,他喊到:“今天,鞋子可擦足鞋油了。”大家都被逗乐了。就这样,大伙一个个扔掉手套,两人一组,一个抓丝头,一个往丝堆拖。仓库里又闷又热,可是,没有人抱怨,一滴滴汗从安全帽里流下来,湿透了衣裳。汗流了不少,效率并不理想,陈二发现丝从桶中拉出来,成堆时比较困难,桶口阻力大,效率不高。他灵机一动,将桶推倒,斜放在丝堆上。果然,桶口容易通过,节省不少力气,效率提高了。大家看到了任务完成的曙光,速度更快了。徐新程负责运输,脚跑出了泡,没哼一声,跟上大家的速度,将空桶送到前纺岗位,将实桶运到仓库。
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5点,陈二队长带着组员们成功腾出了22个盛丝桶,超额完成了任务,纤维前后生产秩序又进入良性循环。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给纤维车间留下良好的印象。
苯甲醛车间西路队员 王鸿兵